第799章 大河攻防-《三国:季汉刘璋》
第(1/3)页
白马城。
驻守在此地的曹仁登上城楼,举目北望,眉宇紧锁,好似有一团化不开的阴霾般。
而曹仁所以这般作态,盖因如今秦军南下,游骑四出,时局紧张的好像一条绷紧的弹簧,让曹仁心下抑抑,骨子里忧烦不已。
‘大河!’曹仁默默念道着这条阻截秦军南下的防线。
大河横亘南北虽是可以作为曹军的依仗,但大河到底不如函谷、潼关这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
这大河之上,渡口繁多,秦军均可借以通行南下,如此一来,曹军所需守御的地方就多了,就得分兵,为秦军所调动。
“疲兵之策吗?”
曹仁给出了一个推断,他确信秦王刘璋如此施招,是有意折腾他们,让他们在大河南岸疲于奔命,等到军心士气被折磨殆尽,秦军就将一举南下。
不止曹仁看了出来,他麾下的军曹从事和参军也有人看了出来,有人建议不必去理会秦军,等到秦军真正南下的时候再去进行守御,以免士卒来回奔走,耗尽了心力。
对于这类建议,曹仁是嗤之以鼻,秦军南下,他们所能依仗的就是大河了,虽是大河也算不得可靠的依仗,倘是能把秦军堵在北岸,那就算是一种胜利,是一个不错的结果。
因是如故,如何能放任秦军安然渡河,而后于南岸立寨,接着秦军大队人马继之,纷纷渡河南下。
到时候这场仗,只怕就难打了。
总不至于,还要再退守到官渡一次,曹仁念起了以前挥师南下的袁绍,袁军突破大河防线,一举冲到了官渡,当时形势几至危殆,若非是许攸归降,曹氏前几年就败亡了。
念来有袁绍为诫,秦王刘璋应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,秦王幕府的文武,也没有许攸这样的臣子,就算有,他们也不敢相信。
毕竟许攸和曹操旧时相识,是积年的好友,再有许攸家小贪污,被留守邺城的审配拘押,这才让他们相信许攸是诚心归降。
而秦王幕府,如何出一个许攸这样的人,能做到他们知根知底,又觉得这人归降情有可原,足以信之!
守不住大河,往后一退,我曹氏多半就将亡也!曹仁心中升腾起一片晦暗的薄雾,他自觉大河防线就是最后一道防线,也是他们最前沿的防线。
袁绍会给机会,秦王可不会。
“将军,许都来信。”一名使者登上城楼,向曹仁通禀道:“丞相知晓秦军南下,安排了乐进、李典二位将军前来助阵。”
“嗯,兵马几何?”曹仁问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。
“乐进、李典二位将军各自统帅本部兵马,约有五千余人。”使者答道。
“五千人,足矣。”曹仁点了点头,大河北岸的吴懿、张任一伙所统兵马,据斥候探查,约有万人,他这边本有七千人,再加上乐进和李典的五千人,在兵力上算的是小优了。
不数日。
曹仁出白马城,迎接乐进和李典入城。
“曹将军。”对于曹仁这位曹丞相的族弟,乐进和李典态度很是恭敬。
曹仁这边,他并没有因为乐进和李典是外姓而有所傲然,他的态度同样带着敬意:“乐将军、李将军,请。”
入城之后,因为是在战时,所以曹仁只是略备薄酒招待乐进和李典,并没有大摆宴席。
于席间,曹仁介绍起了秦军的状况:“秦军主帅吴懿,副将张任,谋主成公英,又有沈弥、袭肃等将从之。”
“如今抵达大河北岸已经有三五日,这三五日秦军游骑四出,侦查我军的动向,并截击袭杀我军的斥候。”
“是故现在北岸的消息很难得到,而我南岸的消息,恐将尽为吴懿、张任知晓。”
言讫,曹仁叹了一口气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