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7章 给邓教谕画大饼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第(2/3)页
好有气势,好激情澎湃,可挂在沅陆县小小的县学怎么看怎么不搭配。
这种穷苦地方的县学好似没办法承载这副对联上的每一个字。
艾玛,他们的孙大人真是屈才了,只能委屈巴巴地给小小的县学提对联。
这副对联挂在国子监也不为过。
邓教谕同情地看了一眼孙山,看过后,更加同情了。
小小的孙大人,有大大的胸襟和理想。
孙山见邓教谕误会是他原创的对联,立即更正到:“教谕,你误会了,这对联并不是我想的,偶尔看到,觉得好,便记在心里。
想到我们沅陆的希望在学子身上,便把它悬挂在县学。
虽然我们沅陆的县学很小,跟别的地方比起微不足道。
但身为读书人,不应该屈于环境,就算县学很小,心也要大大,眼睛更要看远。无论身处何地,家事,国事,天下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,要时刻关心。”
孙山这么一说,邓教谕更加感动了。
虽然失望这对联不是孙大人原创,但这种胸襟,情怀让他非常敬佩。
孙大人才刚来沅陆不久,却对县学非常看中,不仅赠送难得的卷子,还时不时鼓励读书人,连朝廷的邸报也抄写一份过来,开阔学子的眼界。
邓教谕非常欣喜沅陆县有这样的父母官,也高兴自己能在这里当教谕。
孙山见邓教谕那么感动,于是开始画大饼了。
笑了笑说道:“教谕,我向来喜欢读书人,但仅仅喜欢是不够的,必须投入金钱,才能让我们的县学更好。只可惜县衙囊中羞涩,我有心也无力。
哎,教谕,你放心,我会想法子,让衙门的金库充足些,这样能投入到县学的财物就会多些。”
衙门的金库情况,邓教谕自然也知道。
不,应该说沅陆县的财政情况,只要不是傻子也知道。
这个穷县,地是大,人是多,加起来的确比下县多,可平均下来,比有些下县更惨。
正所谓僧多粥少,留给县学的挤也挤不出来。
如今听到孙大人会想办法多投入县学,即使说得好听,邓教谕还是非常感动。
连忙点头说:“大人,辛苦你了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培养读书人不是一朝一夕。大人,我们慢慢来。”
教谕是辰州府派过来的驻“官”,虽然不归孙山管,但县学的投入可靠衙门,教谕也要跟知县搞好关系。
邓教谕非常高兴沅陆县有孙山这样喜欢读书人的知县,更希望县学能出更多有功名之人。
孙山给邓教谕画大饼,希望他能全心投入县学,教出更多读书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