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随后缓缓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,只是静静地坐着。 …… 翌日,清晨。 天光未大亮,浣花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霭之中。 林照早早醒来,经过一夜调息,神清气爽,收拾好了行装。 下楼结清房钱,伙计早已将喂饱饮足的黑驴牵到客栈门前。 林照翻身上驴,问明了剑水山庄的大致方向,便驱驴向着城西行去。 剑水山庄在梳水国武林中声名赫赫,并不难打听。 林照昨日便已得知,庄主宋雨烧乃当今梳水国武林泰斗,四位剑道宗师之一,其山庄位于浣花城西面约百里外的一处山水秀丽之地。 更巧的是,近几日,剑水山庄似乎正要举办一场武林大会,广邀四方豪杰,引得不少江湖人士正赶往那里。 这倒省了林照不少事。 出了浣花城西门,官道依旧平坦,但行人车马明显少了许多,更多的是携刀佩剑、气息精悍的武夫,三五成群,或骑马或步行,大多朝着同一个方向赶路,显然都是前往剑水山庄赴会的。 林照骑着黑驴,混在人群中,并不起眼。 白铄缩小了体型,如一道金纹缠绕在林照手腕上,偶尔探出小脑袋,好奇地打量着沿途人影。 百里路程,对于脚力不错的驴子而言,大半天功夫便能到。 林照也不着急,任由黑驴不紧不慢地走着,一边赶路,一边默默运转功法,继续温养经脉,恢复灵气。 日头渐高,官道逐渐转入山区,两侧山势起伏,林木葱郁。 约莫午时前后,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。 好的,这是根据您的要求续写的林照抵达剑水山庄的场景: 山道汇聚,初临山庄 约莫午时前后,官道在前方出现一个明显的岔路口。 一条路继续向西,蜿蜒深入更为险峻的群山,那是通往更偏远地界的官道,此刻行人稀少。 而另一条路则向北拐入修缮得同样齐整的山道,道上车马人流明显密集了许多,大多都是携刀佩剑、气息精悍的江湖儿女。 喧哗声、马蹄声、车轮滚动声不绝于耳,显然都是奔着剑水山庄而去的。 路旁立着一块半人高的青石界碑,上面用朱漆镌刻着三个苍劲的大字——“剑水径”。 界碑旁还有一个简陋的茶棚,此刻已是人满为患,不少人在此歇脚饮水,议论纷纷,气氛热烈。 林照驱驴拐上了向北的“剑水径”。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,遮天蔽日,顿时清凉了不少。 越是往前,人流越是密集,三教九流的人物皆有,有独自策马的孤傲剑客,有前呼后拥的世家子弟,有结伴而行的帮派人士,甚至还有些僧道打扮的人物夹杂其中。 白铄似乎对这般热闹景象颇感兴趣,手腕上的金纹微微扭动。 林照轻轻拍了拍它,示意它安分些。 黑驴不紧不慢地跟在人流中,灵避让着那些急匆匆赶路的骑马者。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,前方山势豁然开朗,出现一片开阔的山谷。 谷中依山傍水,建有大片的建筑群,青瓦白墙,飞檐翘角,远远望去,气象不凡。 一条清澈的山溪如同玉带般从山庄旁蜿蜒流过。 山庄正门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牌坊,上书“剑水山庄”四个鎏金大字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 牌坊前的空地上,此刻已是人头攒动,车马拥堵。 前来赴会的江湖客们在此下马的下马,停车的停车,然后由知客弟子引导着,验看请柬或通报姓名来历,有序进入山庄。 林照骑着黑驴来到近前,并未急着上前,而是停在稍远处一棵大树下观望。 他并无请柬,也非什么知名人物,需得想想如何进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