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一章 “规矩”-《还说你不是救世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条例本身很简单。
    规定的贡献金,以及“认真工作”两条。
    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,其中的猫腻之处,那可就太多了。
    这些规则,并不仅仅是对于那些打工人的约束。
    也同样是对于那些店铺老板的约束。
    开给手下员工的“认真工作证明”,可不是随便一个人想开就能开的。
    而是需要获取一个资格。
    获取这个资格,需要店铺符合一定的条件……
    条件也很简单,足额的税金。
    然后获取到的名额数量也和缴纳的税金挂钩。
    当然,店铺完全可以不缴纳税金,也不要这个名额。
    这在五环并不罕见。
    可那样做,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多数的工艺品无法上架销售,只能做一些个人手工类的快速消耗品——比如江白在红方街看到的那些小食摊子一类的存在。
    如果被举报或者被发现违法销售那些没有资格买卖的东西,罚款、没收,都只是基本操作。
    基本和限制贫民身份消费的条例如出一辙。
    那么老老实实缴税呢?
    获得了名额,也合法经营了。
    但是利润就少了。
    怎么办呢?
    转嫁。
    于是就带来了另一种默认的筛选机制。
    对于这种开具认真工作证明的资格,店铺老板是捏着鼻子要了。
    可对于那些想要获得公民身份的贫民来说,就是挤破了头都想要获取到的资格。
    而这个资格还是有限发放的。
    供求失衡,带来的必然就是竞争。
    贫民自己之间的内卷。
    所以为了获得认真工作的资格,得先以最廉价的劳动力“认真工作”。
    然后一群人之间最为努力最有眼力最精明上道的那一个,才能获得老板给予正式的被官方承认的“认真工作证明”。
    更关键的是……
    随着时间流逝,这种潜规则,被无论是老板还是贫民,都默认地接受了。
    在江白和方方咨询的过程中,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这种潜规则有什么问题,大家都习以为常地说出这些“真理”。
    每个人都按照着这个规矩行事。
    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    江白是第一次知道这些详细的东西。
    而方方,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……
    所以他早就生出了这种想法,似乎也就不足为奇。
    第(3/3)页